启程新的赶考路 凝心聚力绘蓝图
--- 以省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全市三季度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暨重点项目观摩讲评大会精神推动城关镇高质量发展
省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全市三季度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暨重点项目观摩讲评大会后,城关镇积极组织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全镇上下围绕省十一次党代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市第八次党代会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掀起了思想大解放热潮,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结合我镇实际,确立了“全力抓招商、强力上项目、促面貌改观、促结构优化、促社会和谐、提升干部能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工作思路,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区功能、农业结构调整、干部作风建设五大重点,弘扬“拼搏、奉献、务实、进取”四种精神,推动城关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 强化“三项”措施,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灵活招商形式。采取网络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积极寻找各种商机。一是加强对外宣传。立足于实际,把城关镇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深挖梳理,拍摄相关宣传片,通过手机、网络、电邮等载体对外宣传,吸引更多投资商投资发展。二是深挖人才资源。筛选城关镇籍在外工作的专家、企业家、知名人士等开展“顾问招商”。截至目前,已开展城关籍在外成功人士信息摸底统计工作2轮,共搜集在外成功人士23人。力争年内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三是优化招商环境。抽调精干人员,结合村两委建立城关镇适龄劳动力台账。目前共落实适龄劳动力信息12581人,常年在家务工人员7000余人。切实解决已落户及未落地企业的用工问题。努力为外商营造一个投资效益好、安全系数高、服务质量优的投资环境。
二、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紧盯项目建设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好项目建设工作,以农业、化工、纺织三大类产业为主导,以城建环保、社会事业、交通能源等项目为补充,实现“3+N”项目全覆盖。以投资约6亿元中农德胜(河南台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引领,充分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以城区为中心调拨,辐射周边100公里,可配送国际国内鲜活农产品的强劲带动力。加快河南豪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20000吨聚阴离子纤维素PAC项目落地投产,提升计划总投资3亿元台前县银河纺织有限公司引资扩建项目,统筹做好项目用地规划,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力争老城区经济有“新突破”,老园区企业有“新面孔”。
三、立体提升城区功能,实现老城区“焕新颜”。推动完成铭功路、北环路建设工作,拉大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稳步推进刘粗腿棚户区、武装部片区改造,现已完成刘粗腿村内违建拆除4户,解决拆迁问题3户,完成评估220户,确保定期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继续做好城镇“美容”工程,完成徐岭东村6万平道路及徐岭西村污水管网建设,改善村内交通,提升城镇品位。完成辖区5万平坑塘治理,破解污水治理难题,改极大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四、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现有农业示范典型基础上,努力在扩规模上下力度。年底力争新增养猪100头以上的农户15个,投资360万元新发展高庙村24米*110米高低温蔬菜拱棚15个,蔬果分拣棚1个,保障农户土地流转资金每亩不低于1200元。村集体收入不低于投资额的8%。同时,新建前王楼村占地15亩、1500平方米食品加工厂房项目,年产加工肉食1500吨,每吨利润400元左右,总利润可达到60万元。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24万元左右。继续扶持新希望六合农牧科技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化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持续激荡清风正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解决作风问题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把作风建设落实到干部教育、监督、考核各个方面,让作风好的干部受到褒奖和重用、让作风差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一是突出作风要求,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建立党内组织生活督导评估制度,督促镇村两级党组织通过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对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作风教育。二是加大作风约束,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建立干部日常行为量化监督管理预警系统,定期收集镇纪委关于干部监督的问题信息,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实行量化扣分式管理,对被扣分干部采取预警措施。三是引入作风内容,客观公正考核评价干部。定期对每个干部的作风进行正向、反向测评,用测评成绩作为评价干部、提拔使用干部的标准。